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最新资讯

顾炳鑫百年诞辰画展:看他对中国连环画的开拓

时间:11-16 来源:最新资讯 访问次数:117

顾炳鑫百年诞辰画展:看他对中国连环画的开拓

今年是知名连环画家顾炳鑫(1923~2001年)诞辰一百周年。澎湃新闻获悉,10月28日,“世纪炳鑫——纪念顾炳鑫先生百年诞辰画展”在上海文艺会堂举行。展览遴选了顾炳鑫先生从艺六十年各个时期、各种绘画表现形式的作品一百余幅,其中还有《一切权力归农会》首稿、《战斗英雄杨根思》等作品是第一次亮相于公众。顾炳鑫(1923~2001年)是著名连环画、版画、中国人物画家,曾被誉为“南顾北刘(继卣)”“新连环画的开拓者”等,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上海美术家协会主席团委员、上海美协连环画艺委会主任,其代表作品有《渡江侦察记》《列宁在十月》等。《渡江侦察记》铅笔画《列宁在十月》白描连环画顾炳鑫根据顾炳鑫生前亲笔书写的四段题字,以“前言”为引导,分作“牙牙學步”早期漫画、版画,“生活紀錄”写生、速写、肖像,“浮光略影”连环画、版画,“滄海一粟”白描人物绣像、中国人物画等四个展区展览。展览开幕式现场展厅现场澎湃新闻记者在现场看到,从1941年顾炳鑫创作发表的第一幅《穷缝妇》版画作品开始、到他的成名作《渡江侦察记》、第一幅中国人物画《一切权力归农会》、白描绣像《红旗谱》、白描连环画《列宁在十月》等,至2000年创作的最后一幅中国人物画《白莲花颂》作品等,展览较为全面地展示了顾炳鑫一生的艺术创作轨迹。顾炳鑫早期版画《穷缝妇》顾炳鑫 版画展览现场,顾炳鑫早期水彩画顾炳鑫出生于上海宝山顾村,幼时家庭贫苦,但他顽强自学,不懈努力,最终走出了跨越画种、画教结合的艺术道路。在展览的“牙牙學步”篇章,展出了顾炳鑫早年的漫画、版画作品。据顾炳鑫之子顾子易的回忆,由于战乱和家庭环境,顾炳鑫上小学时辍学了五次。家里没条件供他读书,他就去了免费的教会学校学习。1940年,顾炳鑫经人介绍,进入中华第四职业补习夜校学习,先负责出壁报,后在图书馆做管理员,借此机会他阅读了大量的书籍,随后便进入木刻漫画班学习。1941年的夏天,顾炳鑫在《艺玖画报》上发表了第一幅木刻《穷缝妇》,是他把母亲帮人缝补衣物贴补家用的速写画稿,创作成木刻版画。展览现场,顾炳鑫早期漫画顾子易向澎湃新闻记者介绍,顾炳鑫在1940年就接触到了中共地下党,接受了鲁迅倡导的新文化思想的影响。他用艺辛、甘草、雨中鹫等笔名,创作的作品以版画和漫画为主,表现的都是现实题材。展厅现场展出了《傀儡戏》《出征图》《这里不是你们的乐园》《和平背后》等漫画作品。连环画发源于民国时期的上海。新中国成立之初的连环画创作手法单一,画面粗糙,还延续着民国时期商业化“跑马连环图画”的旧习,充斥帝皇将相、才子佳人、牛鬼蛇神的低俗。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读者的要求也随之发生着变化,人们热切希望能看到反映革命战争、新中国建设的新连环画。1949年上海解放后,顾炳鑫看到报纸上发表的解放区的新连环画,受到了启发,就自编自画了第一本连环画《小经理》,投稿后,由大众美术出版社出版,就此踏入了新连环画创作的领域,此后他画了许多真人真事和抗美援朝的故事。战斗英雄《杨根思》展厅现场,一幅战斗英雄《杨根思》是第一次展出。顾子易向澎湃新闻记者回忆:“1950年我父亲随上海文联代表团赴嘉定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0军模范大会,历时9天为战斗英雄们画像。为杨根思作画时,只画了五六分钟,就见杨根思浑身是汗。后来随行的领导说杨根思身上有十几处伤,还有子弹残片没有被取出,浑身疼痛。这批画像完成后一个月,杨根思就奔赴朝鲜战场,两个月后,杨根思在坚守长津湖小高岭的战役中,抱起炸药包冲向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年仅28岁。”“杨根思后来被追认为特级战斗英雄,当时我父亲为杨根思作的几幅画像被杨根思纪念馆要去了。这批画大概有十余张,其他画像陆续遗失,只剩下这一张。我父亲也在这幅画的旁边写下了这次创作的来龙去脉。”顾子易说。《红岩》白描连环画1956年,顾炳鑫参加中华全国青年第三次代表大会留影当年的连环画等于现在的电视传媒、报刊杂志一样,传播范围非常广。1954年,顾炳鑫的《蓝壁毯》出版,他吸收苏联插图钢笔画形式,开启了新中国连环画创作形式多样化的一代先河,至今被创作者、读者所钟爱。《蓝壁毯》钢笔画连环画1953年1955年《渡江侦察记》出版,顾炳鑫为创作这部连环画,沿长江之东的两岸行走,深入生活,搜取创作素材。特定的题材内容在特殊的环境中给他带来独特的感受,革命英雄主义与浪漫主义激情在胸中涌动,使他决定用铅笔素描这一表现形式铺展开人民与人民军队一往无前。这部连环画塑造的人物形象、营造的战争氛围,成为同名电影创作参考的范本。这三年时间里,他创作了30多本新连环画,这些连环画在上世纪50年代刮起了“顾旋风”,频频获奖。在一次由当时文化部领导周扬部长参加的上海美术界座谈会上,谈到连环画创作时,出现了“南顾(炳鑫)北刘(继卣)”的提法。以后,顾炳鑫的连环画创作一发而不可收,对于连环画创作步入艺术大雅之堂功不可没。他创作的《红岩》《列宁在十月》《向阳院的故事》等连环画脍炙人口。展览现场作品顾子易介绍:“在他的连环画创作阶段,前期用了苏联的绘画艺术手法,来画中国题材的故事,如《渡江侦察记》《黎明的河边》等。他在研究中国古代版画后,用中国古代版画的白描艺术手法,画外国题材的故事《列宁在十月》《列宁在一九一八》。一般来说,画这些外国题材都是用素描画,但我父亲恰恰选了单线白描,以中国画传统的方法来勾勒人物的神韵、塑造人物性格,这两种反串的绘画方式都获得了成功。”《红旗谱》朱老忠人物绣像 1959年顾炳鑫,《列宁造型铅笔稿》人物绣像 列宁,1972年1954年起,顾炳鑫受鲁迅先生的影响,开始收集中国古代版画。他为了研究古代版画,将自己所有的稿费都用来买古籍。他把自己研究学习的传统白描,借鉴到了白描人物绣像《红旗谱》和《新英雄谱》的创作。其中《红旗谱》人物绣像发表后,在全国影响很大,被誉为“白描圣手”。顾炳鑫,《韩非造像》,1976年展厅现场作品原上海美协理事、上海博物馆原馆长陈燮君将顾炳鑫的人物绣像创作划分为三个小阶段:第一小阶段为(1960-1964年),代表作有创作的《英雄谱》《红旗谱》《英雄谱之二》《红岩》人物绣像等;第二小阶段为(1969-1976年),创作了《黄巢造像》《韩非造像》《列宁人物绣像》《方志敏人物绣像》等;第三小阶段为(1978-1990年),重新创作了《红岩》人物绣像,新创作了《新英雄谱》雷锋、王进喜等人物绣像,1990年创作了《三国人物笺》最后一套人物绣像。《农民英雄黄巢造像》白描绣像1976年展厅现场《一切权力归农会》在创作连环画的同时,顾炳鑫也在进行着中国画的探索。顾子易向澎湃新闻记者回忆,1959年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新建落成,需要展出历史题材的作品,邀请全国各地的画家去创作革命历史题材的大型主题画。上海去了三位画家:程十发、刘旦宅和顾炳鑫。“父亲就在中国画家程十发和刘旦宅身边,边看他们画中国画,边学习中国画。就这样他边学习边创作起了中国画。他画了两幅历史主题中国画,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展出和收藏:一幅是描绘湖南农民运动《一切权力归农会》,另一幅描绘北伐战争叶挺指挥的《汀泗桥战役》。之后,他开始坚持中国画的探索研究。”顾子易说。《英雄小八路》中国画彩墨画连环画1963年展厅现场的《一切权力归农会》其实也是第一次展出。顾子易介绍:“我父亲当时创作这幅画,第一稿就是现在展厅里的这张,但他当时不满意,就画了第二稿,第二稿如今收藏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而画这张画的宣纸,当时是故宫收藏的乾隆御制宣纸。”展厅现场《英雄小八路》顾炳鑫对北宋李公麟和明末陈洪绶的作品琢磨至深,加上他把其他画种上的成就融入于他的中国画中,且善于写生,对人物性格与表情的刻画极为细腻深刻,使他在中国画领域同样成就不凡,逐步形成了以长线描为主的兼工带写的"功夫画"作品风格。六十年代顾炳鑫创作了中国画《英雄小八路》连环画,还创作了中国画《骆驼祥子》插图等,创作了《三女闹革新》等中国画作品参加美术画展。八十年代,他患病之后因眼力无法画小幅写实连环画作品,就开始绘制大幅的中国人物画。顾炳鑫的中国人物画《白莲花颂》中国人物画展厅现场《不求人》在展览“滄海一粟”板块上,还可以看到顾炳鑫创作的《不求人》《双眠图》《晓妆图》《曹雪芹》《东流喻德》《黄河之水天上来》等中国人物画。展厅现场《双眠图》展览同期,还举办了《世纪炳鑫——纪念顾炳鑫先生百年诞辰研讨会》,研讨会上,学者专家对顾炳鑫的从艺人生,绘画艺术创作风格,以及他为新连环画事业的开拓创新做出的贡献等方面做了回顾。展览现场此次展览由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上海美术学院、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展馆)、上海图书馆联合主办,将持续至10月30日。

本信息由网络用户发布,本站只提供信息展示,内容详情请与官方联系确认。

标签 : 最新资讯